火爆出圈,凭借其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在世界人工智能市场“卷”起了一场AI风暴。
一场惊艳过后,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为什么近期崛起的科技新星都诞生于杭州?”
前有开发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技,后有研发登上春晚人形机器的宇树科技,再有震颤华尔街股市,推出低算力高性能大模型的深度求索……杭州开辟出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触动了各大城市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更深刻认识。
目光投向青岛,这座以深厚制造业为根基在开放创新中找路子的北方城市,比之杭州为什么没有孕育出“DeepSeek”?
先看杭州,在“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下,杭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30%,其民营经济的活跃基因,更是孕育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
而阿里生态不仅仅催生出大量中小创新企业,并培育出数以万计的数字经济型人才,形成了“阿里系”创业军团。
DeepSeek的崛起正是基于杭州这片科创产业的土壤,其创始团队来自浙大CAD实验室,阿里云构建的算力基座、海康威视的视觉识别技术,为其构建底层技术支持……产业链的代谢共生才让这颗科创“新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为北方经济重镇,青岛核心产业偏重传统制造业,例如青岛家电、石化、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60%,但近年来,青岛也在着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并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潜心培育适配本地资源的科技企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清晰地提出,青岛将聚焦“10+1”产业方向,实施重点赛道梯度培育,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列入两大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
同时提出重点发展海洋领域、垂直领域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拓展人工智能赋能应用领域。事实上,青岛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先进技术产业基础。
例如,在工业智能领域,青岛拥有以海尔卡奥斯为代表的头部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自研天智工业大模型,将工业经验升华成工业智能,目前已沉淀出4700余个机理模型和200余个专家模型,开拓出智能柔性装配、服装辅助设计、注塑机工艺参数优化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
当然,在布局新型科创产业,打造长期竞争力,离不开相关企业发展环境的营造以及人才基础的构建。
一方面在营商环境,对比杭州民营经济的活跃,青岛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并不乐观。其疲软发展的现状亟待解决,其解决的落脚点无非是政府通过努力培植出民营经济公平成长的土壤、脚踏实地地完善重点产业链条、诚诚恳恳地营造出企业、人才成长的舒适环境。
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作出了相关规划,为了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出民营领军标杆企业,青岛将常态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加强融资担保和增信体系建设,精准落实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持之以恒为存量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
同时,着力打造好一流营商环境,真正执行落实好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抓实抓好100个重点事项,实行市级奖补资金直达企业机制,健全防范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等措施,以脚踏实地的政策落实和真金白银的资本补贴支撑起青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天地。
另一方面在人才,相较于杭州的“阿里系”创业军团,青岛更需要堵住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人才缺口,让产业与人才实现“双向奔赴”。
为此,青岛近年来积极推行“菜单式”人才工作新模式,“量身定制”人才政策,不断提升人才与企业、产业的“适配度”。
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针对高校学科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青岛鼓励头部企业面向社会培养“急需紧缺”专业实用人才,驻青高校增设“急需紧缺”专业,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的育才模式。
目前,已促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与海信集团、歌尔微电子等头部企业建立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以求真正打通研产闭环。
总而言之,一座城市能否诞生头部科技企业,在于资源积累、政策方向、人才生态等多因素的发酵。所以在产业周期的潮起潮落中,青岛需要的不是对“风口缺席”的焦虑,而是对“行稳致远”的思考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