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全球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汽车发动机始终扮演着“动力心脏”的核心角色。从蒸汽机的轰鸣到内燃机的革新,再到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崛起,这一领域的技术迭代始终与人类对效率、环保与智能的追求紧密交织。
在全球汽车工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浪潮中,汽车发动机行业作为传统汽车动力的核心,正经历着随着国家对汽车工业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以及全球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将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汽车发动机有望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为解决传统发动机的效率和排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全球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汽车发动机始终扮演着“动力心脏”的核心角色。从蒸汽机的轰鸣到内燃机的革新,再到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崛起,这一领域的技术迭代始终与人类对效率、环保与智能的追求紧密交织。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碳中和目标倒逼产业升级、智能化浪潮重塑制造逻辑,汽车发动机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汽车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其发动机行业已形成“传统内燃机优化升级+新能源动力系统爆发增长”的双轨格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技术竞争进入深水区。
尽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但传统内燃机仍占据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核心地位。中研普华分析显示,内燃机技术迭代并未停滞,反而通过米勒循环、350Bar高压直喷、可变气门正时(VVT)等技术的普及,推动汽油机热效率突破45%,柴油机排放控制达到国六标准。例如,潍柴动力研发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的柴油机,标志着内燃机技术仍有突破空间。
纯电动、插电混动(PHEV)、增程式电动(REEV)、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路线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中研普华报告指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800V高压快充技术普及,有效缓解了续航焦虑;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快速渗透,燃料电池堆寿命突破1万小时,系统成本显著下降。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化技术的渗透,发动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动力域控制器、AI算法的应用使发动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根据驾驶场景、用户习惯自动调整工作模式,实现“千车千面”的动力输出。例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算法,平衡动力性与经济性,成为市场爆款。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8年,全球汽车发动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435.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2.77%。区域市场分化明显:北美和欧洲市场占比高,但增速放缓;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凭借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政策支持,成为增长核心。中国新能源动力系统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但高端芯片、高性能永磁材料等关键领域仍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经历了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蜕变。早期,吉利、奇瑞等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和技术转化,逐步提升研发水平;近年来,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依托混动专用发动机、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实现市场份额扩张。外资品牌方面,大众、丰田等在高端燃油发动机领域仍具优势,但面对新能源转型压力,纷纷加大在华研发投入,与本土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纯电平台。中研普华分析指出,中国发动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TOP5企业市占率超60%,但二线厂商通过差异化技术(如800V高压、SiC应用)快速突围,形成“头部引领、腰部发力”的竞争格局。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5-2030年汽车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
中研普华预测,未来五年,发动机行业将呈现三大技术趋势:一是材料科学突破,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的应用将提升发动机效率与可靠性;二是智能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动力域控制器、AI算法将使发动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跨界技术融合,涡轮增压与电动化的结合催生“e-turbo”技术,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混合将解决冷启动难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新能源发动机技术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传统内燃机则通过技术升级满足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特定需求。全球化布局方面,中国发动机企业需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接轨。
各国政府通过购置税减免、双积分政策、示范应用推广等手段,推动新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例如,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欧盟通过“绿色协议”加速内燃机淘汰。此外,碳足迹标签、环保标识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企业需构建全生命周期减排体系,从原料替代、能源结构优化、碳捕集利用等环节降低碳排放。
汽车发动机行业的进化史,本质上是人类对能源利用效率与环保责任的持续探索。从内燃机的热效率突破到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爆发,从单一动力源到“动力+能源”的生态整合,这一领域的技术迭代与市场变革从未停歇。
想了解更多汽车发动机行业干货?点击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2025-2030年汽车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获取专业深度解析。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